班级中的命运共同体|李家成:重新认识班级
图 | 堆糖网
什么是班级?
什么是班主任?
班主任和他所工作的场域,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实实在在的你和我。
在我看来,不管是师生关系、同事关系,还是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甚至是与社会和时代的关系,都融入在一个班级之中,我们需要用一种带有禅意的哲思来理解它。
如何来理解?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
◑
正名
1
班级
班级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天天走进学校,走进那间教室,我们会在那里与家长、学生进行沟通或交流,可是到底什么是班级?
◆班级是学校的微观细胞
我们说一班一世界,世界就在班级中;我们同样可以说学校在班级中,因为我们在每一个班级中都能看到学校的文化、学校的理念、学校的组织架构、学校的运营方式,和学校里的千变万化。
我们把班级视为学校的微观细胞,就会发现,中国学校和欧美国家的学校有着巨大差异。在欧美国家,校长是可以直接领导各个教室和教师的;在中国,因为人多班额大,学校规模大,所以就有了班级这个层次存在。
◆班级是教育的微观单元
在班级里需要做什么?
不仅仅需要管理和纪律约束,还要教孩子学习与发展,与孩子一起共同生活和发展。所以,我们在研究中会非常坚定地认为,不要简单地谈教室,不要简单地谈班级管理,要多谈谈班级,多谈谈班级建设或班级教育。
我们是谁?我们是在班级中影响学生发展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的班级不是简单的一个空间,孩子来上课的同时,他们也在这里生活、交往,并在这里感受他自己的存在,这才是我们的班级,它是教育的微观单元。
2
教育班
◆ 班级是行政班?
班级的存在有其独特性。
在教育的背景下,这个独特性最需要尊重的就是它的教育性。当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微观单元的时候,当它是一个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的共同体的时候,千万注意,一定不能说它是行政班。
各位老师您回头想想,在您工作的前十年,或者说我们有资历的资深老师,您在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听说过行政班吗?突然冒出这样的概念,您知道它指什么吗?当我们听到行政班的时候,我觉得每个人可能都会反感这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每个人都会觉得那是对孩子某种权利的不尊重。
我们许多优秀班主任,不是简单的代表一个管理人员来对孩子进行管治。我们一直在教育,一直在影响,一直在陪伴。所以,不要轻易的再用“行政班”这个词了,这是有问题的一个词,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词,是一个没有人给你解释什么意思的词,当我们习以为常用它的时候,它会把我们带到一个绝境,因为你的独特性已经被抹杀。
◆班级是教学班?
教学班是一个不充分的表达。中国孩子到班级里来不是只上课,不是只学语文、数学,他们要学习交往,要学会做人、做事,这里包含着中国人对于生活的价值理解。所以,教学班是对中国班级的一种不充分的认识与理解。
◆班级是教育班
也许我们要从教育班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班级。
中国的班级是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教室的,中国的班主任也是不同的,我非常愿意向更多的老师介绍,当去了美国学校,看美国的老师每一天怎么工作的,你就会发现我们中国老师和他们的不一样。
例子1: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位已经退休的教授所发表的观点受到很多人关注:他认为美国教育问题很大,其中一个解决方案是什么?他希望美国的小学生不是每一年都换一个老师,而是能跟着一个老师学三年、五年;他希望美国的中学生不是跟着两三个、五六个不同学科的老师只学一年,他希望能跟着老师学三、四年。
各位老师,你有没有觉得很奇怪?这不就是中国我们学生跟老师的交往方式吗?许多老师都是从一年级开始带,大循环、小循环早已是我们中国老师再熟悉不过的一种与孩子的交往方式,但为什么这位教授对美国教育改革给出的药方却是孩子跟老师多几年交往,这意味着什么?
例子2:
一位在美国的华人教授苏智欣,他在中国读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到美国读了博士,并留在美国当教授,他熟悉中美两国的基础教育。
在针对当前喧嚣一时的全学科教学时,他给出的观点却是:千万不能让中国的教师也陷入多科和包班教学的孤立困境。一个人去教语文、教数学、教外语,一个班大部分科目都被一个教师包了,这是典型的欧美国家的学校。在他看来,美国小学教育中有许多值得中国学校借鉴的地方,比如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独立性、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但包班教学的模式是其致命的弱点。
例子3:
看一看欧美国家的相关制度,相关的师生交往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学,走廊旁边两边是教室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奇怪的地方?
我是觉得跟中国太不一样了,中国孩子来到学校应该进自己班级,也许还有一个负责保管钥匙的孩子。可是这里的孩子不能进教室,但老师已经在里面了。
那为什么老师不开门?因为老师在那里办公,美国老师没有中国老师的群体办公室,一直要等到上课铃声响起前的两三分钟,才会把门打开,让孩子们进去。
进去你坐哪里?
你有稳定的同桌吗?
你有属于自己的桌子吗?
……
对不起,没有。
因为那是老师的工作室,就是之前被人热炒过的“学科教室”。
学科教室是什么样子的?不能建立稳定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并且在高中段,孩子进教室上完课以后还能呆在这个教室里吗?不可以,因为下一节你不会在这个教室上。你选的另一位老师的课,于是所有孩子都要走到走廊上放东西,稍微调整一下,聊聊天。这就是美国学生真实的课间生活和选课制度。
把这些信息跟大家分享,只想说明一个概念,中国的班级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共同生存和发展的教育班,不能简单用教学班来概括,更不应该用行政班来说明,“行政班”这个概念值得高度警惕,不要轻易乱用。
3
班主任制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的班主任和由班主任作为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制度是一种怎样的制度呢?我认为中国的班主任制是:
●一种师生稳定并持续交往的制度设计
●一位班主任和更多学科教师合作的制度
●家长、老师进行共同发展的制度
●促进学生群体发展的制度
我曾经有过三个美国博士生,都是在美国读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后来的中国。去年,我问了其中一个博士生几个问题,请大家做一个比较。
问题1: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每一年你都跟着不同老师学习吗?
他说是的,老师基本上每年都教一个固定的年级,如果老师要改,他可以提出来,但这并不常见。
问题2:小学和中学毕业以后,你回去看过自己的老师吗?
他说他没有回去拜访过老师,绝大多数的学生也没有这样做过,并且他觉得没有必要去拜访老师,这种观点在美国人中非常普遍。
中国的教师,如果在9月10号的时候,教过的学生或他们的家长,没有一个给你发短信、微信,连一枝花都不给你送,你会是怎么反应?在中国的班级中,基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我们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密切交流,共同发展的生命共同体。但是在美国,师生交往关系也许更像咖啡馆模式。
星巴克很好,我可以到星巴克买咖啡,但是你可以跟星巴克产生密切的生命交往吗?你会想着不去买咖啡,也要去看看星巴克的某位服务员,因为他是你的老朋友吗?而我们中国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会写很多的毕业留言,这不就是中国文化吗?这不就是中国教育的独特吗?这不就是我们教育应该珍惜的地方吗?
所以,我认为,我们的班级,我们的班主任制,就是一种稳定的师生共同发展,家校合作共同前进的关系。班主任是教育工作者,是学科教师和家长群体的领导者,同时也是一个学习者和一个生活者,都是有情有义,不断在改进与发展着的人,这是我们对班主任的定位。
◑
诚意
1
班级与学生、家长、教师
谈到班级永远不可能离开学生、家长和教师。所以班主任研究的班级工作要关注的,是这样一个群体关系的建立和不断的发展。
那么班级中学生、家长和教师有没有可能实现某种高度、共同的发展?
2016年暑假,我借助微信,在全国找寻在乡村工作的班主任,促成和帮助了一名广东的班主任做了大量的班级工作变革,以实现学生、家长这样一种命运共同体的群体发展。
这位老师一直在暑假做义工,于是,就在家长群里问家长支不支持孩子跟他一起做义工。
很快,在2016年7月26号,他就带着报名的三个孩子开始参加义工活动,到第三天的时候,已经有五个孩子跟他一起参与了。
在做义工的过程中,这位老师发现,带孩子做义工会影响家长。
因为孩子回到家里会跟家长分享,家长就会特别支持老师的整个工作。这样一来,班主任就跟家庭和孩子产生了密切的相连。后来,这位老师一如既往带着学生做义工,现在已经能够组织几十个跨年级、跨学段的孩子一起参与。
他带着自己的学生邀请其他年级的学生一起去慰问,去陪伴,去和留守儿童一起做游戏,一起开展活动;他还推动这些孩子们跟自己家里的老人进行互动与交流;通过黑板报的研究,努力去改进乡村女生对于美的理解……
这不难看出,在班主任工作中,推动的不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发展,而是一个共同体的建设,是共同命运的改变。
2
班级与学校、教育、社会
这样一种工作如果把它放大,我们的班级就会跟教育的变革,跟社会的发展产生密切的互动关系。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去透视我们班级所具有的丰富内涵。
●一年前,我们和西安一小学做寒假作业研究,整个研究的过程,我们发动每个班级,每个学生,每个家长,去讨论去年的寒假过的怎么样?去年布置的作业有价值吗?然后再组织讨论,集思广益,汇总新的想法,形成每个班、每个年级,全校不同层级的作业方案。于是,学校4000多名学生,也就是4000多个家庭,在这个寒假里轰轰烈烈走进社区,走进博物馆,走近各种各样的社会机构……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开学初,不同年级举办了各自的成果博览会,使得大量的社会资源重新变成学生发展的资源,而每个班都可以组织这样的活动。
●常州一所学校也在这方面下了功夫,邀请了全国各地的高校教授、校长、骨干教师、教育杂志的主编和国际教育组织的官员来到学校,研究学生暑假生活和发展。在这里能够看到孩子们的暑假幸福作业展,他们把学到的课本知识融入社会实践,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假期作业,每个年级的作业展都会有一名小导读进行介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仔细翻阅品位孩子们的作业后,由衷赞叹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从这两个地方的学校的研究来看,我们的班级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我们跟社区、我们跟公益组织、我们跟社会机构、我们跟政府、我们跟整个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我们通过班级的工作,学校的变革,能够实现班级与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与互动。
3
班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再来讨论更加宏大的问题:
每一个孩子怎么去理解他与世界的关系?
怎么理解他与他人的关系?
怎么理解他的世界中权利、责任和地位?
在我们中国班级中,是有这样的教育资源的。我们从刚入学的孩子开始,到送他们上大学,我们都是在引导他们如何真实的生活在我们的班级里,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提出中国班级和学生未来的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有内在联系的。
◑
生命
我们需要回到班主任、学生、家长共同发展的新境界中来,因此我们才会看到更多的老师、更多的孩子,以创造性的方式去过这种生活,以一种群体共同发展的姿态来创建不一样的班级。
所以我一直认为,不要总说中国班主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还要看到有许多优秀的班主任在努力。班主任这个有着一份赤诚,有着一份向往,有着某种努力,也会遇到障碍,但依然继续坚持努力的群体,是可以拥有新的生存方式和状态,并且找到独一无二的存在感的。
◑
尊重
当我们重新认识中国班级的独特性,中国班主任制的丰富性,中国班主任所具有的教育性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它是跟命运共同体相连并一同实现发展的。
而我们的老师就在其中,正是因为中国有这样一批优秀的班主任和努力上进的班主任群体,我们需要呼吁社会、呼吁政府、呼吁更多的社会人士来尊重中国班主任。
班主任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
班级建设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
中国班级研究成果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
*本文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家成在星教师“一班一世界”第二届班主任主题峰会上的分享,题目为《命运共同体:在这里班级之中》,星教师综合整理,转载请授权。
李家成 ☆ 星教师
我们需要用一种带有
禅意的哲思来理解班主任。
- END -
编辑丨方娇
星教师投稿邮箱
xingjiaoshi@dett.cn
星教师热文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点击图片,或“阅读原文”,一键报名